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柴胡根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常规石蜡切片方法对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1年生主根的中部和2年生主根的根尖和中部进行了横向与纵向解剖观察,研究根的发育过程,并对其1年生与2年生主根中部的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北柴胡根的发育包括原分乍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初生结构和次生生长4个发育阶段。原分生组织由3群原始细胞组成,其细胞具有典型分生组织的细胞学特征;初生分生组织包括根冠原、表皮原、皮层原和中柱原。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中柱组成。初生木质部为二原型。次生生长主要是依靠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的活动来完成。其木栓形成层由中柱鞘细胞恢复分裂能力而形成。2年生北柴胡主根的基本结构与1年生的相同,但与1年生的相比,其周皮、次生韧皮部和木质部面积均增加。不同点具体表现在:2年生主根的周皮增厚;分泌道数量增加;次生木质部中木纤维成群分布,在横切面上连接成一个圆环,其维管射线明显。多为多列射线。分泌道主要分布在中柱鞘薄壁组织和次生韧皮部中,均是裂生方式发生,属次生分泌道,初生结构中无分泌道存在。  相似文献   
2.
Aibellin is a 20-residue peptide antibiotic that has been isolated from the fungus Verticimonosporium ellipticum. Sequence-specific assignment of the 1H- and 13C-NMR signals of aibellin in a methanol solution was achieved by using the two-dimensional NMR technique. Furthermore, its secondary structure was characterized by circular dichroism (CD) and NOESY spectra. The observed NOEs, 3JNHCαH coupling constants and amide hydrogen–deuterium (H–D) exchange rates show that the peptide consisted of two α-helices and a bent structure around a Pro-14 residue.  相似文献   
3.
We developed and evaluated 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 markers derived from expressed sequence tags (ESTs) of Liriodendron tulipifera. Characteristics of 15 EST‐SSR loci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33 L. tulipifera individuals. The number of alleles per locus ranged from two to five. The expected and observed heterozygosities ranged from 0.216 to 0.751 and from 0.182 to 0.97, respectively. These loci were further tested for their cross‐species transferability to Liriodendron Chinense. Because of their high level of polymorphism and transferability, our 15 single‐locus EST‐SSR markers will be valuable tools for research on mating system, population genetics and systemic evolution of Liriodendron.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总黄酮吸附量和解析率为检测指标,结合动态洗脱考察结果,考察11种树脂对赶黄草总黄酮的富集精制能力。优化树脂类型,选定了对总黄酮进行富集纯化较好的树脂HPD450;采用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上样量10 mL,以6 mL/min的流速8 BV水、6 BV 80%甲醇溶液洗脱,pH值为6~7。以此方法得到90%以上的赶黄草总黄酮,实验结果良好,总黄酮精制工艺成效显著。用HPLC法精确测定赶黄草中槲皮苷、PGHG和ThA三个指标性黄酮成分,最佳色谱条件为:C18色谱柱,检测波长280 nm,进样量5μL,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溶液(0~25 min:12%~45%乙腈;25~40 min:45%~70%乙腈)梯度洗脱;精确测定赶黄草全草中3种黄酮成分的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指导优化总黄酮精制工艺,并以HPLC法精确测定三种黄酮代表成分。比较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相一致,互为补充;故在工业生产时,可以分光光度法指导生产,以HPLC法精确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中华蚊母树染色体制片及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华蚊母树根尖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制片,比较材料的不同采集时间、预处理方法、固定剂、解离方法、解离时间及染色方法对中华蚊母树根尖染色体制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制片技术为:取材时间为上午9:00~11:00或下午13:00~15:00,以饱和对二氯苯预处理3 h,用1 mol?L-1盐酸60℃下解离8 min,卡诺固定剂固定,以改良石碳酸品红染色10 min.以该最佳制片方案对中华蚊母树进行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首次揭示了中国特有植物———中华蚊母树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2x=24,染色体基数x=12,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24=12m(2SAT)+10sm+2st,主要由中部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4=2L+8M2+12M1+2S,核型不对称指数为64.29%,属于2A型.结果显示中华蚊母树核型对称程度较高,在进化中属于比较原始的类型.  相似文献   
6.
对7个不同地点的野生檵木、野生红花檵木、栽培红花檵木花的解剖结构进行了研究,浏阳大围山野生檵木花的数性遗传结构与其它地区的野生檵木有较大差异,4数性花和5~6数性花各占50%;红花檵木野生和栽培类型均以5数性花数量居多,不同于文献记载的檵木属植物4数性花的分类属征(每朵花花瓣、雄蕊、退化雄蕊及萼片均为4数).利用花的结构遗传变异探讨了红花檵木的起源和品种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7.
羊草受精作用及其胚与胚乳早期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常规石蜡制片方法研究了羊草受精过程及胚与胚乳的早期发育,其主要结果为:(1)授粉后1h,花粉管破坏1助细胞,释放2精子。精子为眼眉状,难以区分其细胞质鞘;(2)授粉后1~2h,2个精子分别移向卵细胞与极核;(3)授粉后2~3h,精核分别贴附于卵细胞与极核核膜上;(4)授粉后3~10h,精核与卵核融合,并出现雄性核仁,形成合子;(5)授粉后3~4h,精核与极核融合,并出现雄性核仁,形成初生胚乳核,精核与极核的融合比与卵核融合快;(6)传粉后20h,合子分裂,合子的休眠期为10h左右;(7)传粉4h,初生胚乳核分裂,初生胚乳核没有休眠期;(8)羊草双受精作用属于有丝分裂前配子融合类型;(9)胚胎发育属于紫菀型,胚乳发育属于核型胚乳。  相似文献   
8.
鹅掌楸不同交配组合子代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其卫  李火根 《遗传》2010,32(2):183-188
揭示不同交配类型与子代遗传多样性的关系, 对于林木杂交育种及种子园管理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文章选取来自鹅掌楸、北美鹅掌楸及杂交鹅掌楸的16个交配亲本, 共组配14个杂交组合, 分属5种交配类型, 分别为种间杂交、种内交配、多父本混合授粉、回交、以及自交。每个交配组合随机抽取30个子代, 利用SSR分子标记检测各子代群体遗传多样性以及16个交配亲本间的遗传距离。结果表明, 总体上, 鹅掌楸交配子代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5种交配类型子代群体中, 遗传多样性水平由高至低的趋势为: 多父本混合授粉子代、种间交配子代、杂种F1与亲本的回交子代、种内交配子代, 自交子代。子代遗传多样性与亲本间遗传距离呈显著正相关, 表明亲本间遗传距离大, 则子代遗传多样性高。相同亲本正反交子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差别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濒危植物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目前仅零散分布于我国亚热带及越南北部地区, 残存居群生境片断化较为严重。研究濒危植物片断化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及小尺度空间遗传结构(spatial genetic structure)有助于了解物种的生态进化过程以及制定相关的保育策略。本研究采用13对微卫星引物, 对鹅掌楸的1个片断化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及空间遗传结构的研究, 旨在揭示生境片断化条件下鹅掌楸的遗传多样性及基因流状况。研究结果表明: 鹅掌楸烂木山居群内不同生境斑块及不同年龄阶段植株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 居群内存在寨内和山林2个遗传分化明显的亚居群。烂木山居群个体在200 m以内呈现显著的空间遗传结构, 而2个亚居群内的个体仅在20 m的距离范围内存在微弱或不显著的空间遗传结构。鹅掌楸的空间遗传结构强度较低(Sp = 0.0090), 且寨内亚居群的空间遗传结构强度(Sp = 0.0067)要高于山林亚居群(Sp = 0.0053)。鹅掌楸以异交为主, 种子较轻且具翅, 借助风力传播,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空间遗传结构的强度。此外, 居群内个体密度及生境特征也对鹅掌楸的空间遗传结构产生了一定影响。该居群出现显著的杂合子缺失, 近交系数(FIS)为0.099 (P < 0.01), 表明生境片断化的遗传效应正逐渐显现。因此, 对鹅掌楸的就地保护应注意维护与强化生境的连续性, 促进基因交流。迁地保护时, 取样距离应不小于20 m, 以涵盖足够多的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10.
One new compound, namely eupatorin A (1), was isolated from the methanolic extract of Guangdong Tu Niu Xi, the dried roots of Eupatorium chinense (Compositae). Its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to be (threo) 3 O acetyl 1 (4 hydroxy 3 methoxyphenyl) 2 \[4 (3 hydroxy 1 (E) propenyl) 2, 6 dimethoxyphenoxy\]propyl β D gluco pyranoside on the basis of detailed spectroscopic analysis. In addition, ten known compounds, including (threo) 3 hydroxy 1 (4 hydroxy 3 methoxyphenyl) 2 \[4 (3 hydroxy 1 (E) propenyl) 2, 6 dimethoxyphenoxy\]propyl β D glucopyranoside (2), ardisiacrispin A (3), ardisiacrispin B (4), euparone (5), 3 (2, 3 dihydroxy isopentyl) 4 hydroxy acetophenone (6), 12,13 dihydroxy euparin (7), gymnastone (8), N (2′ hydroxy tetracosanosyl) 2 amino 1, 3, 4 trihydroxy octadec 8 (E) ene (9), stigmasterol (10) and stigmasterol 3 O β D glucopyranoside (11) were also obtained. This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compounds 2-4 were reported from Compositae family, while 5-8 were isolated from the genus Eupatoriu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